中華傳統好食品團體標準將于2018年5月實施
4月10日,由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商業行業分會提出,并由中國食品報社、貿促科技(廈門)有限責任公司、濟南大學、山東東阿百年堂阿膠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煙臺雙塔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商業行業分會等單位共同起草的中國首個中華傳統好食品團體標準——《中華傳統好食品評價通則》(T/CCPITCSC 014-2018)正式發布,并將于5月10日起實施。
作為一個多民族國家,我國飲食資源豐富,由于各個地方具有不同的自然環境、人文歷史和風俗習慣,在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了眾多具有特色的傳統食品。隨著中國食品工業的飛速發展,如何在眾多食品里鑒別傳統好食品,對于大多數人來說是個不小的難題。《中華傳統好食品評價通則》團體標準給出了明確的答案,填補了傳統好食品標準領域的空白。
記者了解到,2017年10月,中國貿促會商業行業分會發布《中華傳統好食品評價通則》團體標準立項通知,標準起草組經過5個月的時間完成了調研、編制、征求意見、專家審查等多項工作,并最終獲得標準報批通過,系首個中華傳統好食品團體標準。
該標準清晰界定了“中華傳統好食品”的含義和范圍,規范了中華傳統好食品的評價基本原則、評價規則、評價程序、標識使用和評價工作的動態管理,并且明確指出食品的文化價值、健康價值、質量價值和市場價值4項一級評價指標和13項二級評價指標,為我國傳統食品企業搭建了一個科學、透明的技術交流平臺。 紅酒招商 http://www.tangjiu.com/hongjiu
濟南大學教授、《中華傳統好食品評價通則》主起草人張炳文,從2013年開始就進行了大量的中華傳統好食品相關課題研究。他表示,中國傳統食品是閃閃發光的金字招牌,是中華民族的珍貴遺產,有著幾千年悠久的輝煌歷程,塑造了久負盛名、經久不衰的光輝形象。中國傳統食品的科學與文化底蘊,值得人們耐心品味與借鑒。
中國傳統食品的科學解讀、文化內涵的弘揚不應被忽視,從某種意義上講它更是重要的文化遺產,也是人類食物營養科學進步的基礎。該標準的發布和實施對于實現中華傳統食品生產、經營的規范化和標準化起到了積極的推動和引導作用。此外,通過制定標準的方式對于中華傳統好食品“走出去”,讓更多的消費者了解并認可,打造中國傳統好食品的品牌化和國際化之路、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