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扁鵲廟,又名扁鵲祠,位于河北省邢臺市內丘縣城西26公里的鵲山腳下神頭村西,是國家4A級景區。扁鵲廟始建于戰國時期,是中國建筑年代最久、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紀念祭祀扁鵲廟群。每年的農歷三月初一前后,這里都會舉行盛大的廟會,扁鵲廟會承載著無數人對健康與平安的祈愿。每至廟會之時,古老的氛圍彌漫開來,仿佛時光倒流,讓人沉浸在傳統與信仰的溫暖懷抱里。
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灑在廟會的土地上,整個世界便開始蘇醒。攤位沿著道路有序排列,猶如一條色彩斑斕的長龍。攤主們熱情地招呼著往來的人群,琳瑯滿目的商品擺滿了貨架。這里有精美的手工藝品,每一件都凝聚著匠人的心血;有傳統的特色小吃,散發著誘人的香氣,令人垂涎欲滴;還有各種中藥材,承載著古老的智慧,訴說著中醫藥文化的博大精深。

人們穿梭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臉上洋溢著幸福與喜悅。孩子們興奮地奔跑著,手中緊緊握著剛買來的小玩意兒,笑聲在空氣中回蕩。老人們則悠閑地踱步,與熟人寒暄著,回憶著往昔的廟會時光。年輕人們好奇地打量著周圍的一切,對這些傳統的文化元素充滿了興趣。
而扁鵲廟,無疑是整個廟會的核心。這座古老的廟宇,莊嚴肅穆,散發著神秘的氣息。廟內香煙裊裊,人們懷著虔誠的心情,前來祭拜醫祖扁鵲。他們在扁鵲像前默默祈禱,祈求健康與平安。那一張張專注的面孔,仿佛在訴說著對生命的敬畏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廟會的角落,還能看到一些傳統的民俗活動。比如捏面人,藝人用手中的面團,輕輕一捏、一搓、一揉,一個個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便躍然眼前。剪紙藝人則用一把剪刀,在紅紙上剪出各種精美的圖案,寓意著吉祥如意。這些民俗活動,不僅是一種藝術形式,更是對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延續。
隨著夜幕的降臨,廟會逐漸安靜下來。但那熱鬧的場景、歡快的笑聲,卻依然在人們的心中回蕩。扁鵲廟會,不僅是一場物資交流的盛會,更是一次傳統文化的洗禮。在這里,人們感受到了歷史的厚重,也看到了未來的希望。它將繼續承載著人們的信仰和情感,在歲月的長河中熠熠生輝。
文丨馬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