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酒振興2.0!四川省委書記彭清華點題“川酒振興”、“六朵金花”、“中國白酒金三角”
進入2018年,品牌白酒集中度持續提升的大背景下,川酒振興“下半場”將去往何方備受關注。
6月30日,四川省發布《中共四川省委關于深入學習貫徹
對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的決定》(以下簡稱《指示精神的決定》)和《中共四川省委關于全面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決定》(以下簡稱《高質量發展的決定》),四川省委書記彭清華對兩個《決定》進行了說明。
《決定》明確提及優先發展名優白酒千億級產業、高質量打造“中國白酒金三角”、推動川酒振興、提升“六朵金花”品牌辨識度和影響力、川南經濟區重點打造世界級白酒產業集群等一攬子內容,“川酒振興”已經明確方向。

“川酒振興”被納入治蜀興川要務
在四川,兩個《決定》被視為對新時代推動治蜀興川再上新臺階作出的新戰略謀劃和部署,已經在全省掀起了學習熱潮,“川酒振興”的寫入足以證明其在四川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數據顯示,2017年四川省酒、飲料和精制茶產業增加值增長13.7%,占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達到7.4%,在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列第2位(電力熱力生產供應業占7.8%、列第1位),累計工業貢獻率11.8%,拉動工業增速1百分點。因此,川酒振興已經成為有效抓手之一。
《指示精神的決定》將四川的區域發展新格局確立為“一干多支、五區協同”,其中,“川南經濟區重點打造世界級白酒產業集群”被寫入了“完善適應區域協調發展的城鎮布局、產業布局和體制機制”的內容。
《高質量發展的決定》強調了四川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總體要求,將食品飲料列入四川省萬億級支柱產業之一,提出優先發展名優白酒等千億級產業,推進農產品“三品一標”示范創建,高質量打造“中國白酒金三角”,推動川酒振興,提升“六朵金花”品牌辨識度和影響力。
2017年,四川省先后發布了《關于推進白酒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和《四川省白酒產業“十三五”發展指南》等文件,實施川酒振興“八大計劃”,從品質、企業、市場等多方面進一步鞏固了川酒優勢。對比來看,如果說過去的“川酒振興”計劃聚焦在推動四川白酒進一步做大做強,那么兩個《決定》則將川酒振興置于更加宏大的地區經濟發展背景之下,納入了區域經濟發展的“一盤棋”之中,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省委書記給了川酒振興更大底氣
熟悉彭清華的人都知道,調研是其長期堅持的工作方法。在四川履新不久,彭清華即在宜賓、瀘州、德陽、綿陽等市、區縣調研,對川酒發展提出了諸多要求建議。
4月12日至4月14日,四川省市廳級主要領導干部讀書班在成都舉行,彭清華提出要進一步解放思想,破除“盆地意識”,在全省來一場大學習、大討論、大調研,進一步解放思想、統一認識、理清思路、完善舉措。這一倡議也得到了包括五糧液集團在內的全省企業的積極響應。
4月18日,彭清華在2018中外知名企業四川行投資推介會上向500多名中外知名企業和商協會負責人推介四川,并指出四川發展最大的潛力在“三農”,希望更多企業深度參與鄉村振興發展和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大對川茶、川酒等特色產業的投入。
川酒作為四川的一張名片,巨大的發展勢能和潛力吸引著巨頭的進入。5月23日-24日,綠地集團董事長、總裁張玉良率隊考察四川。綠地圍繞產業帶動宜賓整體發展、參與瀘州國資國企混改等方面擬砸下620億“品酒”。
6月4日至6日,彭清華前往自貢市、宜賓市、瀘州市調研,期間先后到宜賓五糧液集團、瀘州中國白酒金三角酒業園區等調研,詳細了解了白酒釀造等產業發展,要求企業主動適應市場變化和消費升級趨勢,持續推進品牌塑造、產品創新、擴能提質和市場開拓,不斷提高“四川造”品牌的知名度、美譽度和產品的市場占有率。
在五糧液集團調研期間,彭清華對五糧液改革發展作出了指示,提出白酒是宜賓最重要的傳統優勢產業,做好傳統產業改造升級這篇大文章,關鍵是要把高質量發展要求貫穿產業轉型升級全過程。6月7日,五糧液集團即舉行專題會議,要求學習彭清華講話精神,推動五糧液新形勢下的大改革、大開放、大發展。次日,宜賓市舉行專題會議,亦要求全市學習講話精神,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持續推動五糧液集團做大做優做強,培育一批年營收10—50億元的白酒品牌。
實際上,彭清華對于酒業的關注可以追溯在廣西任職階段,其曾多次到酒企調研。2014年,彭清華曾到丹泉酒業調研,要求各級政府要全力支持丹泉的發展,把丹泉酒業打造成引領廣西酒業的“航母”。2016年,彭清華到湘山酒業水南生產區考察,鼓勵企業不斷創新,提升品牌競爭力,做強做大企業,為當地經濟的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按照川酒2018年核心工作規劃,年度的重要任務是大力推動川酒產業發展模式轉變,深入強化川酒品牌建設支持,努力實現川酒創新能力提升。顯然,彭清華在“治蜀興川”大背景下點題川酒,意味著川酒振興將有更大的底氣。
四川機遇之下的“川酒振興”下半場
兩個《決定》的背景是
對于四川省歷史性機遇的判斷:當前我國正處于一個大有可為的歷史機遇期,四川發展也站在了新的起點上,四川是西部地區的重要大省,在全國發展大局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做好四川改革發展穩定工作意義重大。
基于站在新起點的四川,川酒同樣面對歷史性發展機遇。“治蜀興川”所提出的產業發展、創新驅動、重點改革等種種舉措,對于川酒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激發核心競爭力具有重要作用。
從數據層面來看,2017年,四川省規模以上酒類制造企業411家,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405.5億元,同比增長15.4%,利潤271.5億元,同比增長29.1%,全省白酒總體規模繼續位居全國首位;產量、主營業務收入和利潤分別占全國的31.1%、39.9%和25.6%,主營業務收入、利潤增速達到5年最快水平。
在“大有可為”的同時,川酒自身發展不足、不平衡、不充分的情況尚未得到根本解決,例如在一線名酒快速發展的同時,大量的中小酒企依然困難重重。
對此,據四川日報報道,五糧液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曙光就曾表示,發展不足、發展不平衡不充分是四川的重要省情,也同樣符合五糧液發展的實際。對標茅臺,五糧液存在規模總量發展不足、效益不高等問題。下一步將圍繞省委部署,更好聚焦主業,做大做強川酒,盡快進入世界500強名單。
除了歷史性發展機遇,川酒還肩負歷史重任。彭清華在宜賓和瀘州調研期間要求,加快打造四川省南向開放重要門戶和川渝滇黔結合部區域經濟中心。從實際來看,兩地位于川南經濟區,本身已經形成了良好的產業基礎,對于基礎設施建設、吸引外來投資,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有望率先破題。兩個《決定》也提出實施四川品牌創建行動計劃、打造對外交往文化名片等內容。對于以酒而聞名的四川來講,有走向世界的五糧液、瀘州老窖、劍南春、郎酒、水井坊、舍得等企業,也有著許多小而美的中小酒企,這對于擦亮四川品牌在國內外的形象具有重要意義。
當前,鄉村振興被列為宏觀經濟的重點工作,川酒也被四川省寄予了厚望。在《高質量發展的決定》中,高質量打造“中國白酒金三角”、推動川酒振興、提升“六朵金花”品牌辨識度和影響力等內容正是被列入“鄉村振興”一則之下,其目的是提升農業產業化和品牌化水平。
鄉村振興一直是彭清華關注的重點工作之一。2017年,彭清華在《農民日報》刊發署名文章《隆安合作社調查》,不僅剖析了廣西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現狀,更是將其與扶貧等工作關聯起來。不難預測,川酒振興的下半場將在治蜀興川中走向更加深入。
據悉,川酒全國行即將啟程,越來越多的川酒將走向全國乃至世界,代表四川展示蜀地魅力。
《糖酒特刊》訊